晚上,洗完澡剛換好睡衣躺在床上就接到先生的電話。
我:「喂~你要回來啦?」
先生:「對啊...妳怎麼了?」我:「還好啊...不是你打給我的嗎?怎麼還問我怎麼了?」
先生:「沒有啊,因為妳接電話的聲音聽起來很喘....」
我:「喔,對啊...我只是換個衣服,剛躺上床而已,也沒幹嘛...也不知道在喘什麼?」

⋯⋯

懷孕後,妳是不是也跟我一樣走沒幾步,就氣喘如牛呢?或者有時候談話的途中會突然覺得上氣不接下氣,莫名奇妙地喘?
有人說因為懷孕,所以供氧量會變比較大....有人說因為心臟負荷相對比較大,所以會喘....

但別擔心,先聽聽醫師怎麼說!

********

文/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周龍生

  所謂「喘」,簡單的說,也就是呼吸困難。其實這種說法是一種很主觀的感覺,有些人病況并不嚴重,卻覺得很喘;有些人病得很嚴重,卻不自覺的減少活動,讓自己覺得不喘。因此身體為了讓自己活下去,就會調整各個器官,以達成平衡的狀態。

《不同孕期「喘」也不同》

  絕大多數的準媽媽,可能都沒想過自己可能發生這樣的問題,然而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,「喘」也表示著不同的意義喔!

  Stage 1:懷孕初期-->害喜、胃口差

  一個婦女剛開始懷孕時,胃口可能不好,孕吐的情況很嚴重,會產生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。此時身體的變化會讓準媽媽沒有精神和活力,因此會有倦怠、心悸的現象,這時候的呼吸困難,稱為心因性的呼吸困難。

  代表意義:有這種狀況的準媽媽不算少見,而這樣的「喘」,背后又代表什麼意義呢?由于早期孕期是胎兒和媽媽相互適應的過程,尤其胎兒在此階段,準備要發育重要的器官-腦部,因此需要純凈的營養。但其實準媽媽身上所儲存的營養,足以供應早期懷孕所需的養分,所以不必擔心吃的不夠營養,對不起肚子里的寶寶。

  Stage 2:懷孕中期-->出現貧血癥狀

  孕期過了3個月后,準媽媽也慢慢適應懷孕的過程,身體的荷爾蒙循環系統也有所改變,準媽媽開始吃的多,體重也慢慢增加,但相對的,準媽媽血管內的血液也變澹了,所謂「血液變澹」,意思就是指貧血。

  代表意義:這種貧血稱為生理性的貧血,屬于正常的現象,它代表的意義有2種解釋:

  (1)貧血的準媽媽沒有體力,不能活動太多,才能保存體力和營養供給給胎兒。

  (2)貧血的準媽媽會吃的比較多,胃口也比較好。
這時候準媽媽會有呼吸困難的現象,也是屬于心因性的呼吸困難,一般而言,大約是懷孕7、8個月時會發生。  

Stage 3:懷孕中后期-->肋骨、肺臟被壓迫

  經過幾個星期的平順期,準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,逐漸變大、隆起的子宮,向上頂到肋骨和肺臟,導致有效的呼吸空間變少。母體為了活命及拯救胎兒,會采用淺而短的呼吸,以增加呼吸到肺臟的氧氣量,因此母體就會感到呼吸困難,當然就會感到喘了。  

Stage 4:懷孕后期-->呼吸較為順暢  懷孕歷程到了最后的幾個星期,胎兒逐漸下降到骨盆腔后,準媽媽的肚子會略為降下來,這個動作會讓準媽媽感到輕松,呼吸也會比較順暢。這一個奇妙的變化,將會讓準媽媽再度培養體力,以便在生產時可以運用。

解決篇:從「食」和「行」著手  
上帝造人都有特別的規劃,尤其在創造媽媽的時候,更是用心。總括來說,懷孕的婦女因為荷爾蒙的改變,造成食欲大開、體重增加、腹部子宮變大,以至于心臟負荷增加,讓準媽媽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導致喘不過氣。當準媽媽遇到孕期中會「喘」的現象時,又該如何調整、應付呢?   

從「食」下手-->補充電解質、維生素B6  

懷孕早期,準媽媽容易遇到嚴重孕吐的狀況,此時要適當補充電解質液體,以避免脫水現象,有時也可以食用維生素B6,稍微緩解這些不適。當然也要有足夠休息,才能讓心臟調整適應,減少呼吸困難的現象。  

從「食」下手-->增加蛋白質的攝取

  一般而言,整個孕程體重以增加12~15公斤為最適當,增加過多的體重只會造成準媽媽心臟的負擔、?椎的壓迫和循環的壓力。建議準媽媽可以減少米飯、面食、糖分的攝取,增加蛋白質的攝取,如此一來體重增加就不會虛胖、水腫。另外,也可以嘗試利用紅豆水消除體內水氣,也是個不錯的方法。  

從「行」下手-->減少活動量  

到了懷孕30周左右,準媽媽又會遇到心因性的呼吸困難,這時候的應對方法,只有減少活動,才能讓身體適應。當喘了幾個星期,情況漸漸好轉,接下來即將面對產痛刺激心臟,造成心臟的負擔增加,喘的現象再度出現。

103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ss X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